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新闻中心 >> 正文
  • 集思广益促发展,凝心聚力谋新篇 ——中医药学院新春茶话会
  • 作者:  编辑:王紫倩  来源:   浏览:; 时间:2025年01月25日 23:00

  •  

    岁末年初,中医药学院组织新春茶话会,邀请学校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温州市中西结合医院、东阳市中医院、温州市健康产业与中医药促进会、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乐清植然方适公司、未来医药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参加此次座谈会,共谋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刘瑜表示,2024中医药学院成立元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直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通力合作以及诸多企业的鼎力支持,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代表学院衷心感谢大家的辛勤工作。同时,她从党建引领,建章立制;深耕细作,开放培养;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筑巢引凤,搭建平台;文化赓续,充分表达五个方面对2024年学院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招贤引才、文化传播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结合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做出展望。

     

     

    发展规划处王世泽处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校将会借这大好时机,内联外交以争取更多高层次、高规格的中医药力量的支持

     

     

    研究生工作部郑曼曼书记认为,2024年为中医药学院的开创之年,在各项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机遇和活力。学校对中医药学院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并将在2025年的第六轮学科评估中助力中西结合和中药学两个专业,同时协助建立博士点,强化研究生教育,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现学校、医院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教务处关万春副处长围绕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特别是针对本科与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源优化等关键问题 ,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关万春表示,教务处计划在2025年重点推进专业升级,包括专业内涵建设、师资提升以及AI技术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姜程曦对于中医药学院在创业之初,仅用一年的时间为学院各环节搭建框架和平台所付出的努力表示钦佩。他指出了科研与产业合作中的问题,强调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提倡利用学校以及外部资源促进学科发展。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萧枫副院长对中医药学院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硕士点建设和研究生规培基地方面,强调了双方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方面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旨在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东阳市中医院陈新华、林快鹿副院长感谢温州医科大学及中医药学院的支持,表示自成为附属医院以来业务发展迅速,尤其在门诊、手术及肾内科方面成绩显著,实现了5%以上的增长。双方讨论了中医学认证、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及科研合作等议题,强调通过有组织、有方向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并夯实中医药认证基础,以顺利通过认证。

     

     

    温州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谷献旦会长以中医药学院与促进会之间的合作为中心展开,强调了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出通过固定成熟的合作模式,发挥温州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及利用专精特新策略,深化在中医药领域的贡献。

     

     

    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乐清植然方适公司、未来医药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的特点以及经营模式,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升科研能力,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追求与医院合作开发制剂,寻求多方合作。

     

    最后,学术院长谢恬总结,他强调科技与教育在促进人民生命健康尤其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学院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等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临床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面对与老牌中医药院校的竞争,中医药学院通过多渠道、多措施推动发展,把握国家对中医药高度重视的时机,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增加学科积淀,提升学院整体竞争力,彰显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的魅力和实力

     

     

     

     

版权所有©2024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浙ICP备12004924号-4 |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 电话:0577-85773052 | 邮箱:zhyy@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