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简介
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温州医科大学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开始招收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本科生,2023年12月两个专业整合正式成立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院总体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学院,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
中医药学院目前拥有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医、中药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357人,在读研究生48人。学院拥有中医药研究生培养基地联盟10家,附属中医医院2家,教学医院20余家,实习单位20余家,保障中医、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在校教职工107人(包含后期),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7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5人,浙江省国医名师2人,浙江省名中医19人,浙江省基层名中医17人,市级名中医43人。中医学学科带头人程锦国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浙江省省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重点学科(肾病学) 带头人。
程锦国教授
学校于 2024年柔性引入中药学与中西医结合学科领军人才谢恬教授谢恬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岐黄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以第-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2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还荣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树兰医学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及中国药学发展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等。
谢恬教授
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2/2019)
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2009/2019)
中医学专业获得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及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立项,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项和省级重点专科4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家省内外临床及实习基地。毕业生每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位居全国前10名以内。中医学专业拓展教育国际化,在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与泰国中医师总会合作建立泰国卓越中医师培训基地和中泰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为中医药人才的国际化建设开创了一条新路。
中药学专业于2004年3月批准建设,同年9月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06年,中药学一级硕士点获得批准,随后开始招收首届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中药学专业是“省一流专业”和“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优势与特色专业”。温莪术种植基地是“浙八味”道地药材中第一个通过国家 GAP 认证的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由高校主导的 GAP 基地;建设有中管局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临床中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省教学示范中心2个;以副主编编写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实践教学以“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理学与生化药学”重中之重学科基地、中药学实训基地为依托。中药学专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中药学人才培育体系和中药研究团队,根据浙南道地药材和当地社会经济需求,已在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中药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
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秉承“承古纳今、衷中协西、医药融合”的学院精神,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中医药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